6. 各學科課程小組與課程發展組織能有效的進行互動與討論。

6-1透過本校課程發展組織三大類組,其成員包含行政代表、學科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家長代表與專家學者,依學校願景、學生圖像與「學習者為中心」理念,透過專業的互動與對話訂定課程目標。

6-2本校課程小組與課程發展組織的互動與討論歷程,即歷經高中優質化及課程與發展領先計畫,呼應課程發展的一致性:

(1)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106-107學年)的奠基:本校為因應108課綱在課程、教學與行政動能所帶來之變革,於106年首次參與高中優質計畫,以三個分支計畫:「A-選修課程發展」、「B-教師專業社群」、「C-課綱核心小組任務」為基礎,透過教學與行政彼此的互動協作,聚焦專業對話,發展出本校106年優質化目標:「穩固課程與108課綱基礎」、「發展適性課程」以及「創新教學與卓越行政」。

(2)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幫助組織縱向橫向溝通聯結,幫助教師專業發展與課程發展。

6-3學校透過各種集會、聯絡簿、調查表、通知單,增加親師生溝通機會,對話逐漸形成學校良性的互動以及強化學校本位的特色。

6-4行政動能部分,各處室經由106、107年優質化 中的核心小組會議、諮輔會議、研習開始,各處室與教師間有對話的空間。透過每月2次的會議,集思廣益,逐步形成課程架構、凝聚共識產出學校願景、學生圖像。

6-5參訪體驗課程,翻轉傳統學習

許多學科教師都體認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重要性,在每學期的課程規劃時,皆盡力安排校外實察參訪,增加學生「體驗式學習」的經驗,有助內在對話、人我對話。

6-6啟動跨域合作,啟動教師間溝通效能,豐富主題式教學體系,完整知識價值,優質化經營方案,讓各學科教師體驗到跨領域合作的優勢與嘗試-國文與英文科共同合作「表達力」的跨學科知識整合;自然科與社會科專業對話,形成校必修「田中學」的課程架構。

6-7學生綜合展能,持續對話,穩定前進本校持續推動學生學生小論文與讀書心得,展現學科彙整能力;自引進高中優質化方案以來,學生小論文與讀書心得的素質與內容方向,除扣緊各學科原有的設計目標外,在素質與內容的表現優秀且穩定。

6-8發展專業社群與對話,奠基課程設計

(1)各科教師積極參與社群工作坊、種子教師培訓,透過教師專業對話,廣納最新的專業新知。

(2)106學年度起持續安排教師參與培訓,已獲課程諮詢教師證書者1人,持續安排各領域教師輪流參加培訓課程。

(3)國文科鄭明桂、葉郁信、社會科楊傑文教師等人獲得彰化縣政府肯定其教學輔導教師專業與發展,成為田中高中未來提攜後進、輔導新手及主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