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能規劃評估課程實施成效。

9-1評鑑方法:教師能採多元化方式實施,兼重形成性和總結性評鑑。

9-2評鑑結果:教師能做有效利用,包括改進課程、編選教學計畫、提升學習成效及進行評鑑後之檢討。

9-3依據課綱及各科各單元的學習主題,適切訂定課程目標:各科教師會定期檢視課程目標與能力指標的切合性,並確認學生是否達成預定目標或非預期目標。

9-4 教師會基於學生的學習立足點,適切選擇學習經驗:

(1).教科書:視課本內容的難度、份量、取材與學生經驗的切合度;教學指引提供學生豐富的學習資料,依據教學理念設計教學活動等。

(2)自編教材:與課程目標、學生程度及教學時間的配合程度適切自編教材。

(3)教學活動:協助學生獲得各領域之重要學習知能。

9-5教材組織的適切性:

(1)各單元或主題的次序與邏輯性:與時事節令的配合、生活經驗的遠近、對學生而言的熟悉程度、概念的連貫性等。

(2)主題統整課程的整合度:重視學科內的重要概念、學科之間的相互增益性、統整主題對各學習內容的整合度、學生的整體理解等。